本堂歷史




20世紀的日子

1829年荷蘭宣教士郭士立(Gutzlaff)到了中國,初抵天津,後至福州,再到廣東,定居於澳門。1842年香港割讓予英國,郭士立到港任英政府翻譯官。一面工作一面傳教。因信主人數增加,於是設立了福漢會(Chinese Union)。因見福音事工不斷擴展,有必要增加人手,他向德國巴色會(崇真會)及巴勉會(禮賢會)寫信要求差派宣教士。崇真會派了韓山明﹑黎力基,禮賢會派了柯士德﹑葉納清,四人於184年2月同船抵港。崇真會主要向客家語群體宣教;禮賢會則向廣東人宣教。由1847年至今,在香港的禮賢會已有二十多所堂會。


本堂歷史可追溯至1954年,當年的禮賢會香港區會有意在元朗、上水、粉嶺、大埔一帶發展聖工,最後在大埔舊墟汀角路興建教會。區會主席黃詩田長老,奉獻全堂址地價及建築費,終於在1955年11月12日由陳翼堅區牧主持奠基禮。1956年4月29日及7月7日正式舉行開堂崇拜和獻堂典禮。本堂首任傳道曹恩保主任在實習生區天賜先生協助下,開始教會事工。1959年底,曹主任請辭本堂職務往南洋傳道。區先生繼而接任,並於翌年受按為宣教師,其後出任堂主任,為本堂工作至1985年退休,翌年息勞歸主。

 
由創立至1966年自理(獨立)的首十年為教會的初生期,教會為典型的鄉村教會,人情味及鄉鄰的親和力很強。教會猶如一個大家庭,節期一起賞月﹑一起拜年﹑一起行山等。這時的堂主任是區天賜先生,夫婦二人忠心事主。1966年自理,並按立林炳輝、梁其琰兩位執事為長老。1971年本堂加入香港基督教聯會成會員堂。1972年區天賜宣教師被按立為牧師。1973年陳錦棠執事受按為長老。第二個十年仍舊保留過往的鄉村教會形式,但其中的青年人漸漸成長,區牧師像父母般慈祥,他極鼓勵新一代事主,對年青一代十分信任,且愛會友如子女。
 
1976-1986年大埔社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教會前面的大海被移平了,一幢幢的大廈拔地而起;旁邊惱人的小河不見了,換來繁忙的交通要道。一個鄉村式的大家庭難以承載社區的突變。80年代大埔社區轟轟烈烈的建起來,人口由不足二萬劇增至四十萬。大埔堂在新市鎮中侷促一隅,金字屋頂的教堂仍然十分典雅,但設備卻陳舊不足。感恩的是有一班忠心的長執,大部份是七十年代成長的,看守著教會。1978年8月購入大埔安富道金富樓單位,並決定開辦幼稚園分校。
 
1978年本堂開辦溫習室。1979年4月金富樓分校開課。1981年5月本堂去函區會申請進行重建教會,後因區會出現經濟困難而擱置有關重建計劃。1988及1989年左豐宜執事及王倫瑞執事先後受按為長老。80年代有高雲程牧師短暫帶領教會,此後一直欠缺堂主任牧師。直至90年代上帝預備了李德銘先生,他從80年代下旬由初出道到成長,1993年4月李德銘宣教師被按立為牧師。90年代帶領教會經歷重建。1990年1月金富樓福音中心成立。1991年5月臨時教友大會通過重建教會。1996年2月本堂決定向政府補地價,並隨即於同年5月進行圍板拆卸舊堂工程。教會重建於1997年底完竣。
 
90年代是教會轉型期,教會重建凝聚了肢體的力量,只有一百多人的教會,承擔了港幣二千多萬元的補地及建築費。第一次金福植堂,也開始了早堂崇拜,大埔堂開始擴展了。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我們也落成了新堂,金福再次植堂,教會有了新氣象。李牧師於1998年底因個人原因辭職,1999年中他轉往上水禮賢會擔任主任牧師。大埔堂雖然有了新堂,但由於缺乏牧者領導,教會未能增長。
 
迎接新紀元
2000年代隨著千年蟲的危機翩然降臨,楊慶球牧師在5月正式擔任署理堂主任,他平日在中國神學研究院任教,週末帶領同工會,查經班及帶領長執會。2001年,大埔堂調整了整個發展方向,由「家庭取向」的教會,邁向「天國異象」的教會。我們看重信主的門徒由關心自己的成長,到關心其他人的得救及服侍社區,也就是耶穌吩咐我們的兩件事︰(一)作門徒;(二)得門徒。前者是個人成長,後者是天國異象。但兩者不可分割,天國也不單止於傳福音,也有社會關懷。真正作門徒就必須得門徒。得門徒除了個人佈道,還需要配合整個信徒群體的福音策略。但最基要的,以帶領他人信主為首要任務。大埔堂辦幼稚園,教育固然重要,但教會為什麼要辦學? 我們的心願是教育中有福音元素,幼稚園是教會的工場,家長是我們的對象。
 
2001-2002年是大埔堂傳道同工轉變最多的兩年,期間上帝賜給我們多位同工,大埔堂開始增長了。祂適時地帶領了葉彬華姑娘;曾維匡先生;董麗新先生(2008年受按立為牧師)及董陳培東女士(幼稚園社工及基教主任)。04年9月馮素敏姑娘加入 (後來成為一位本堂差出的宣教士),陳紅蓮姑娘11月進修後返回母堂(2012年受按為牧師)。05年7月盧國偉先生及張惠蓮姑娘加入,使教會事工發展更上一層樓。董太開展幼稚園家長工作,使教會與學校福音工作更緊密,使學校成為教會的禾場。上帝賜給大埔堂最好的地點,我們對社區也有一份承擔。很多有需要的人仕進來,他們渴慕聽福音,他們期望得醫治,也有追求真道的,上帝都藉著同工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需要。 2000年有二百多人在早午堂崇拜,2003年已有四百人崇拜,2004年有5百人。兒童主日學的增長更由三十多人增至一百一十多人。2005年9月我們有五堂崇拜,聚會的總人數近七百人。
 
天國取向的教會就是福音派的教會。福音派(Evangelism) 是由傳福音或福音化(Evangelize or Evangelization) 的字轉過來。一個福音派的教會有兩個顯明的特徵︰極看重上帝的說話及傳揚這寶貴的說話。路德所標榜的就是這兩點。我們要配稱為福音派教會,每一個信徒必須以上帝的話建立自己,又身體力行傳福音及差傳。要承載話語教導及福音差傳,需要有好的教會行政管理,因此我們明白教會一切管理行政措施都是以信徒培育及福音差傳為目標,如果教會行政的最終目的離開這兩方面,它就失去了一切意義!
 
分齡牧養
當教會發展至800會友時,當中小組和團契不斷增加,培育課程不斷增加,探訪的對像不斷增加,新人數量亦不斷增加;教會發現向來沿用的中央式管理和牧養架構,難以承載這些重大的負荷。於是在2008年1月開始,由中央模式牧養,轉變為分齡模式牧養。就是把當時中央部門中的崇關部、基教部、福音部、關顧部、培育部刪除;保留行政部、崇拜部、差傳部,作為教會的縱向事工;同時增設兒童部、少青部、青壯部、常青部,作為教會的橫向工作。所有會友按其年齡歸納在其中的一部,作為牧養對象,而各分齡部自行決定該部的佈道(outreaching)、教導(teaching)、關顧(caring)、建立(building)和接待(welcoming)等工作。各部均有教牧同工和長執合作成一領導團隊,自行計劃、統籌、發展和營運該部的工作。同工會作為牧者團隊有協調各部的工作,和領導教會方向的功能,堂董會依舊擔任決策的角色。
 
在分齡牧養開始的前後期間,教會的同工團隊先後再增加了幾位傳道人,包括關秉傑先生(2007年)、甄德強先生(2008年)、黃日貞姑娘(2008年)、蘇淑卿姑娘(2010年由金福堂轉回母堂)、曾偉雄先生(2012年由半職轉全職)、黃卓風先生(2012年)、鄭詠琴姑娘(2013年由禮賢差會轉職母堂)和杜紹君姑娘(2014年由金福堂轉回母堂)。在此期間,先後有曾維匡傳道(2007年)、馮素敏姑娘(2009年) 、葉彬華姑娘(2011年)、盧國偉傳道(2013年),按上帝給予他們獨特的召命和異像,選擇到其他工場繼續服侍上帝。楊慶球牧師於2011年應邀往加拿大,成立加拿大恩道華人神學院。他請辭堂主任後,答允擔任為本堂顧問牧師,而董麗新牧師接任堂主任,至2014年4月夫婦二人退休離任。譚溢泉牧師於2014年6月由母堂重返金福堂,推動該堂自理,本堂主任空缺由左豐宜長老署理,領導教會。
 
實行分齡牧養,需要較多的地方空間,供數十個小組和團契,舉行聚會和活動。教會每逢週六和主日,建築物內的地方使用,排得密密麻麻,空間十分擠迫。於是在2010年10 月,少青部把崇拜和小組,遷往安富道金福堂的堂址。與此同時,金福堂遷往大埔仁興街一間剛遷出的另一宗派教會。這所建築物,十分合用,可惜在2013年,因租約期滿,須遷返安富道舊址,這時候,神又適時為我們預備一間在母堂附近的小學,願意在週末週日租借出校舍給我們使用,於是青少部便可以有獨立地方,作崇拜和和小組活動之用。
 

落實差傳異象
教會不是只在牧養「教會子民」(church people),更要培育「天國子民」(kingdom people)。2002年成立差傳部後,我們積極推行差傳教育、協助禮賢差會事工,組織短宣隊伍和成立關懷宣教士小組。會友初期參與程度不大,其後態度變得積極,由2008年開始,我們每年收到的差傳奉獻,超過港幣一百萬元,用來支持數十個本地和外地的宣教士和差傳機構。其後我們差出本堂的宣教士,在2008至2012年間,先後差出了五位宣教士,到亞洲和歐洲地區,以基督的愛去服侍當地的人。我們明白普世宣教是憑信心落實基督的大使命,而信實的主必以更大的恩典回報祂的教會。

 

 

 
 

 

 

 

 

 

 

 

 

 

Copyright © 2013 The Chinese Rhenish Church, Tai Po